粗略可以给7分,大概也就是第一部的水平
电影节奏和特效场景设计都不错,拉高了电影的水平,并且对于很多对电影要求比较宽松的观众来说,节奏和特效场景是最能保证他们的电影观感的,饺子在这一点上是比较聪明的。
缺点嘛,很多
1,尿,鼻涕,呕吐物的"笑点",饺子这是从第一部尝到甜头了,第二部还这么搞,后面为了让仙人们喝尿整了一段挺长时间的剧情,但这段剧情对故事压根没有推动作用。。
2,剧情推进过于强硬,开头龙王和申公豹屠杀陈塘关,后来反倒好像龙王是占理的一方,命令太乙和哪吒去救敖丙,命令李靖他们呆着不动,李靖开头就莫名其妙对申公豹和龙王过于客气,你们不应该是死敌吗?后来为了求药甚至低三下四。这种人设偏离的突兀让我刚开始看的时候就觉得怪怪的,明显是为了剧情的推进和角色的洗白让步了。
多说一句,后面为哪吒送行,先是村民搞笑,然后又是踢毽子搞笑,紧接着就是离别煽情,一小段里出现这么大的情节波动给人感觉割裂感太强,作为哪吒后续回忆里面出现过的场景,这一段统一为比较温馨的风格明显更好。
在哪吒自卑不敢见哥哥们之后,和敖丙聊天很快就演变为哪吒立志要成为神仙,这段动机太牵强,明显是为了和哪吒后来不屑当神仙形成前后对比,可以说是为了对比硬凑出来的,我认为直接删了对比反而更简练些,因为"当神仙未必好"不需要刻意让哪吒去说明。
之后的几个剧情推动点过于降智了,申正道见到阐教的人就直接投降,阐教在申正道眼里就是完全光明磊落的形象,但是这次直接来打自己好歹也问两句吧,哪怕提一嘴申公豹,旁边的太乙和哪吒都会掺和进来,可能也就没后面的事了。之后申小豹跑到申公豹那里张嘴就是哪吒? 不是,你哪只眼看到是哪吒砍了你爹的手,后来申公豹自然的识别出申小豹的伤口,那申小豹这段情节设计的作用是? 单纯为了让观众担心? 然后哪吒回到陈塘关,误以为父母已死开始暴走,咱就听敖丙的话先对下情况能咋滴,就无量这栽赃也就骗得了哪吒这种没脑子的。更离谱的是,哪吒暴走去打石矶还不让敖丙控制身体,我是搞不懂哪吒这思路是啥,既然想尽快为敖丙拿到琼浆,就应该尽量保持不被发现啊,纯纯想自己发泄怒火呗。
3,洗白和工具人问题,龙王和申公豹在电影里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洗白情节,龙王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敖丙,敖丙又是正派,然后龙王自然而然也变成正派了,那么因为龙王而死伤的陈塘关百姓和将士呢?没人关心。申公豹也是同理,这部申公豹也不关心十二金仙的位置了,给了李靖药,然后为了申小豹去和反派们拼命,也自然而然成了正派,至于之前干的坏事,并没有道歉和后悔过。
这部工具人的问题也比较严重,申正道降智,申小豹更是被安了一段莫名其妙的情节后下线,成为申公豹赴死完成"伟光正"形象转变的工具。当然最惨的还是陈塘关百姓,从第一部就开始遭罪,哪吒回到陈塘关后只关心自己的父母,一直到大结局也没人为陈塘关百姓感到悲哀。而殷夫人的作用则是为了激发哪吒的小宇宙,让哪吒冲破定身重铸肉身,都2025年了,真没必要为了让主角爆发小宇宙而写死亲人了,都改编成这样了,让殷夫人一直活着又能咋滴。
4,哪吒本身的问题
上面提过了哪吒不长脑子的问题,不仅如此,哪吒一直在提我命由我不由天,但是当他被利用去收妖怪的时候却没有想过,小妖的命应该由谁,虽然哪吒不知道真相但也不代表他就有资格理所当然的去暴打别人,之后得知真相后,也没有情节去表明哪吒后悔过自己帮忙抓了那些妖怪,妖命由我不由你是吧。另外一个点是从第一部到第二部,哪吒不仅没有成长,甚至感觉比第一部还容易冲动和暴虐。
5,台词问题,台词还是太中二,到后面喊的口号也多,我看着是感觉比较尬,第一部就有的毛病了,大部分口号直接删了可能更好。
6,战斗方面主要是和无量的决战单纯靠武力就赢了,没什么意思,一般较为优秀的电影会埋好伏笔,在决战中用伏笔去击败BOSS,这样明显更好,不知道是不是编剧水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