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核心剧情太紧了,几乎没有空的地方,节奏极快。
情绪的递进并不是1,2,3这样上升,而是一,2,3,4,五,6,7,8,九;这样递进的(中间的阿拉伯数字是轻的少的,汉字表示重的,强的)。
影片的情绪递进是稳定的,但是太快了,中间的部分一瞬间就略过了,不是没有,而是很快就过去了(这一点很重要,剧本写了,电影也表现出来了,只是作用很轻,粗观大略很容易略过,感受不到了)。
哪吒的大量剧情是极其紧凑的,当然有一点读过封神演义的基础会更好理解,没读过也没有大影响。
这版哪吒做了尽可能的最大改编,尽管改编的幅度比之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79年的《哪吒闹海》小很多,甚至不到后者的十分之一,但也是极其大胆的改编。
哪吒从原著中一个纯粹的混蛋、恶棍,魔王变成了一个本质纯善之人,追求正义的少年英雄,从这一点来说,是继承了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版《哪吒闹海》。
不同于封神演义原著,哪吒的故事里几乎没有反派(或许唯一的反派就是哪吒自己),至于所谓的反抗父权,是后来上美版本加上去的,如果仔细去甄别,上美版本的哪吒与其说反抗父权,其本质其实是gm主义。(即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反抗父权是捎带的,核心的思想表达跟西方女性主义的所谓父权,根本就不是一个东西,其反抗的本质是封建礼教,即三纲五常。
饺子导演的哪吒,这一部的反派是无量仙翁,这个改法很高级,也很大胆,因为后续需要巨量的信息去填坑,比如阐教到底是怎么回事,不过这都是以后的事情了,这样作为继续追更的吸引点。
另外感觉哪吒一般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特效镜头太多,大场面太多,以及至于眼睛应接不暇,每一个都是世界级的大场面,审美被迫拔高了好几个层级,以至于没什么特别深刻的记忆点了,因为平均水平太高了,把把95分,就算有一个镜头100分也没什么记忆点了。
观影后,回忆一下就明显感觉剧情进展极快,留给情感递进,宣泄,以至于最后爆发的时间太短了。
而这种极其紧凑,堪称直接把剧本大纲写出来的电影,其实风险还是很大的,因为过量的信息与巨量的特效镜头几乎把观众思考的时间给压缩没了,这种样式拍出的电影风险是极高的。
万幸,人民的眼光是雪亮的。
当然,也要感谢同行衬托,24年一年到头足够优质的好电影太少了。